张瑜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中医科
上热下寒一般指上热下寒证。上热下寒证是中医的一种病证名,是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出现身体上部表现为热性,但下部表现为寒性的证候。上热下寒一般是由于阴虚、血热、气滞血瘀等原因所引起的。
1、阴虚
阴虚通常是指阴液不足,无法滋润,不能制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阴虚的患者通常会出现上热下寒的情况,同时还会伴有口干舌燥、盗汗、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2、血热
血热通常是指外感热邪侵袭机体引起的,由于体内火气过旺,可能会导致机体的运转失常,无法正常排出体内的毒素,从而引起上述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牛黄解毒片、黄连上清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3、气滞血瘀
气血循环不畅,使机体的经络不通,也会引起上热下寒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柴胡舒肝丸、血府逐瘀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上热下寒还可能是由脾胃虚弱、情志不畅、肝郁气滞等原因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