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帅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脊柱骨科
老年性骨病通常是指老年人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多考虑是体内钙质流失引起的,但也不排除是身体代谢异常、体力活动减少、性激素水平下降、骨质吸收能力下降等原因导致的,需要在明确病因后接受对症有效的治疗。
1、体内钙质流失
随着年龄逐渐增大,老年人体内的钙质流失,容易出现老年人骨质疏松症。老年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葡萄糖酸钙片、碳酸钙片等药物改善症状。同时也需要多吃一些含钙量比较丰富的食物,比如虾米、牛奶等。
2、身体代谢异常
如果老年人存在身体代谢异常的情况,可能会导致体内的钙磷代谢紊乱,从而诱发上述情况。老年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醋酸钙片、碳酸钙片等药物改善症状,同时也需要适当晒太阳。
3、体力活动减少
由于老年人的体力活动减少,可能会导致肌肉萎缩,从而出现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四肢乏力等情况。建议老年人可以适当进行运动,如打太极拳、慢跑等,可以增强体质,改善骨质流失的情况。
4、性激素水平下降
随着年龄逐渐增大,老年人身体内的性激素水平也会逐渐下降,也会影响钙的吸收,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皮肤松弛等情况。建议老年人平时可以适当吃富含雌激素的食物,比如豆腐、豆浆等。必要时,也可以遵医嘱服用戊酸雌二醇片、结合雌激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骨质吸收能力下降
随着老年人年龄逐渐增大,体内的骨质吸收能力也会逐渐下降,从而出现骨质疏松、失眠多梦等症状。老年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仑膦酸钠片、利塞膦酸钠片等药物改善症状。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饮食均衡,适当运动,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