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赟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精神医学科
自闭症一般指孤独症。通常情况下,22岁狂躁型孤独症可能是遗传、脑组织器质性病变、神经递质异常、社会交往障碍、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的,建议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
1.遗传:如果患者的父母患有孤独症,则其后代出现该疾病的概率相对较高。如果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多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延缓病情的发展。
2.脑组织器质性损伤:若患者在小时候头部受到外伤,可能会导致脑组织受损,从而诱发上述情况。若伴有情绪低落、情感淡漠等症状,则可以遵医嘱使用利培酮片、阿立哌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神经递质异常:由于患者的大脑功能存在缺陷,所以会导致大脑内的神经递质发生紊乱的情况。此时可以通过心理疗法的方式进行处理,比如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等,能够使疾病得到有效地控制。
4.社会交往障碍:由于患者无法与他人正常交流和沟通,在人际互动方面也存在问题,如表情贫乏、拒绝别人的帮助、缺乏期待别人帮助的意愿等。建议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同时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逐渐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5.心理因素:如果患者长期处于压力过大的状态下,可能会导致精神过度紧张,从而诱发此疾病。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心理疏导,改善精神紧张的情况,同时还可以配合电抽搐治疗、迷走神经刺激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还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诊断出具体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