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培华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中医科
在中医中,虚实夹杂是指虚实错杂,疾病本身既有实证也有虚证,即邪气盛而正气不虚。中医诊断虚实错杂严重程度一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患者病情较轻,一般不严重,如果患者病情较重,一般比较严重。
1、不严重
虚实错杂是指人体在同一时间内,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病理性质的体征,一般是由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久病体虚等原因所引起,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形体消瘦、食少便溏、胸闷气短等症状。如果患者病情较轻,一般可以配合医生通过中医理疗的方式进行治疗,比如针灸、拔罐等,可以促进体内气血运行,有助于改善虚实错杂的情况,此时一般不严重。
2、严重
若病情较重,出现了面色苍白、形体消瘦、食少便溏、胸闷气短等症状,通过中医理疗的方式治疗效果一般不佳,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比如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如六味地黄丸是由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等组成,其中熟地黄可以滋阴补肾,填精益髓;酒萸肉起到补养肝肾,涩精的功效,用于治疗虚实错杂有很好的作用。此时一般比较严重。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炸鸡、冰淇淋等,以免加重病情。建议患者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骑自行车等,可提高自身免疫力,对于不适症状的缓解也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