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的定义及临床表现

2023-08-18 09:56:25

施慧 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 消化内科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等部位的出血,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病症,其典型临床表现为呕血和黑便,部分患者严重后可能还会伴有发热、贫血或其他症状。

1、呕血

呕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出血部位一般在幽门以上,出血量大、速度快,可表现为呕血。

2、黑便

上消化道出血时,血液中的三价铁离子在胃酸的作用下容易形成二价铁离子,并与肠道内的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从而使大便颜色变黑,出现黑便。

3、发热

部分患者在上消化道出血后可能会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从而导致体温上升,出现发热的现象。

4、贫血

如果失血量过多,尤其是急性出血,此时便有可能会引起贫血。

5、其他症状

当患者血液大量流失时,容易引起机体缺血、缺氧,从而出现头晕、乏力、心悸甚至晕厥等不适症状。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通过胃镜检查、X线钡餐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同时还需及时治疗,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法莫替丁等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硫糖铝、胶体果胶铋等药物保护胃黏膜。必要时,患者需要通过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止血。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