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躁动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3-08-14 09:32:34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神经内科

脑出血躁动可能是由于脑组织损伤、颅内压增高、并发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脑出血范围增大等原因所导致,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1、脑组织损伤

脑出血会导致脑组织损伤,引起脑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躁动、肢体偏瘫等症状。如果出血量较少,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出血量较大,则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2、颅内压增高

脑出血后会导致颅内压增高,引起患者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躁动、嗜睡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也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3、并发肺部感染

脑出血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如果此时肺部受到病原体的侵袭,可能会引起肺部感染,导致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呼吸困难。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4、应激性溃疡

如果脑出血患者合并应激性溃疡,可能会出现胃肠道出血、腹痛等症状,导致出现烦躁不安、躁动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法莫替丁等药物进行治疗。

5、脑出血范围增大

如果出血量比较大,会导致脑出血的范围增大,会导致颅内压增高,从而引起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病情比较严重,也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避免情绪激动,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症状。患者还要注意平时的饮食健康,可以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柚子、黄瓜、西红柿等,避免吃油脂含量偏高的食物,比如炸鸡、肥肉等。另外,还要注意平时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长时间地熬夜。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