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义明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泌尿外科
一尿就疼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急性损伤、尿道炎、慢性非特异性膀胱炎、尿道结石以及神经源性膀胱等。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检查,明确具体原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1.急性损伤:如果在平时生活中受到外力的撞击或者是磕碰,导致尿路局部受损,可引起排尿疼痛的症状发生,并且还会伴有出血的情况发生。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云南白药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
2.尿道炎:由于细菌上行感染等因素所引起的疾病,在患病之后会导致尿液当中存在炎症因子,对尿道黏膜造成刺激和损伤,从而出现上述不适现象。患者还可能会伴随有尿频、尿急等症状,严重时还有可能导致寒战、高热等情况的发生。需要遵照医生指导通过抗生素类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
3.慢性非特异性膀胱炎:主要由大肠埃希菌感染所致,当致病菌侵袭机体后,可产生大量毒素,诱发膀胱充血水肿,甚至坏死,导致膀胱痉挛而剧烈收缩,引发此现象。对此应及时就医选择盐酸环丙沙星片、氧氟沙星片等药物控制病情进展。
4.尿道结石:通常会以排尿困难为主要症状,若结石体积比较大,则有可能会对尿道造成一定损伤,也会引起刺痛感。对于较小的结石一般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对于较大的结石则可以通过激光碎石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5.神经源性膀胱:多见于脊髓损伤或者接受过腰椎手术的人群,由于此类人群的逼尿肌反射亢进,会出现不自主地收缩情况,进而引起该表现。此时应积极进行功能锻炼,必要时可通过导尿的方式改善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内裤,并将内裤放置于太阳底下暴晒,一般可以杀灭细菌,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此外,患者还需多喝水,增加尿量,有助于将尿道内的细菌排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