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不自主震颤的原因

2023-09-12 17:43:36
闫振文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神经内科

下肢不自主震颤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特发性震颤、帕金森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脑梗死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生理性因素

如果患者长时间处于精神紧张或焦虑的状态下,可能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出现不自主震颤的情况。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行深呼吸,放松心情,一般在休息后症状可以缓解。

2、特发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手、头部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姿位性和运动性震颤,可同时伴有语调和轻微步态异常。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阿普唑仑、扑痫酮等药物进行治疗。

3、帕金森病

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可能与遗传、环境、神经系统老化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等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金刚烷胺、左旋多巴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脑深部电刺激手术进行治疗。

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指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可能与碘元素摄入过多或者垂体病变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易激动、心跳加快、手抖等症状。同时,也可能会伴有下肢不自主震颤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药物进行治疗。饮食上,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

5、脑梗死

脑梗死是指因供血障碍导致脑组织局部缺血、坏死出现神经功能损害,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他病因包括血管炎、血液成分异常、血流动力学改变等。患者可能会出现感觉障碍、恶心、呕吐、眩晕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肢体震颤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抗血栓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介入治疗植入支架等方式进行改善。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若患者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应前往正规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