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迪生 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 心血管内科
IgM一般指免疫球蛋白,高黏滞综合征不一定是以免疫球蛋白增多为主。
高黏滞综合征是以循环血黏度增高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与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及血流动力学有关,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视力障碍、恶心、呕吐、晕厥和短暂性脑缺血等,同时可能伴有疲劳和血液检查异常等症状。高黏滞综合征是否以免疫球蛋白增多为主,目前尚无明确证据。一些研究表明,免疫球蛋白可能与高黏滞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有关,因为在高黏滞综合征患者中发现了高水平的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复合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免疫球蛋白的增多是高黏滞综合征的唯一原因。
原发性高黏滞综合征病因不明,部分患者有家族史。继发性高黏滞综合征主要继发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术后巨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等。
高黏滞综合征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羟基脲等药物进行治疗,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同时,患者还可以遵医嘱使用利尿剂进行治疗,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