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坏血酸高怎么回事

2023-10-09 20:52:02

聂志扬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 内科

抗坏血酸一般是指维生素C,维生素C高可能是由于检查失误、饮食因素、药物因素、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原因引起的。若情况较为严重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1、检查失误

如果在进行维生素C的检测时,没有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检查,可能会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从而引起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重新进行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维生素C偏高的情况。

2、饮食因素

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长期摄入大量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如西红柿、苹果、橘子等,可能会导致体内的维生素C含量升高。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合理膳食,适当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西红柿、鸡蛋、牛奶等,避免过量食用上述食物。

3、药物因素

如果患者正在服用维生素C片、维生素C咀嚼片等药物,也可能会导致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停止服用上述药物,同时还需注意多喝水,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有利于改善症状。

4、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血液中的渗透压也会相应升高,引起肾脏滤过功能增强,从而导致尿液中排出大量的维生素C。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后使用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等药物进行降糖治疗。同时,在饮食上还需要避免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如巧克力、糖果等。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通常与遗传因素有关,也有可能是摄入过量碘所引起,由于合成代谢亢进,可能导致体内的维生素C生成较多,从而造成上述现象。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药物治疗。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适当锻炼,增强体质,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有利于上述情况的改善。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