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脓肿和肝癌增强CT有什么区别

2023-08-03 13:45:37
付志强

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肝胆胰外科

肝脓肿和肝癌增强CT的区别主要在于显示的图像不同,肝脓肿在CT上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低密度灶,而肝癌在CT上表现为高密度灶。
肝脓肿是由于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的肝脏,引起的一种炎症性疾病,在CT检查时,造影剂会在肝脏内出现边界清晰的低密度灶,同时伴有肝脏周围的水肿,增强CT检查时,会发现肝脏内的病灶有明显的强化,周围的水肿会逐渐消退,从而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低密度灶。肝癌在CT检查时,会发现肝脏内有明显的占位性病变,边界不清晰,形态不规则,周围有毛刺状的表现,同时还会伴有肝脏的明显增大,增强CT检查时,病灶没有造影剂的强化,边界也不清楚。
对于确诊为肝脓肿的患者,建议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如头孢曲松钠、甲硝唑等。对于肝癌的患者,建议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如肝部分切除术、肝移植术等。

相关推荐
肝脓肿肝癌区别
肝脓肿与肝癌是两种不同的肝脏疾病,在病因、临床表现、检查结果、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方面存在差异。具体分析如下:1.病因:肝脓肿通常是由细菌、真菌或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而肝癌则是由肝细胞发生恶性变化形成的肿瘤。肝脓肿的感染源可能来自其他部位的感染灶,如胆道感染、肠道感染等;而肝癌的发病与肝硬化、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2.临床表现:肝脓肿的症状包括发热、寒战、右上腹痛等,严重时可能出现脓毒症表现;而肝癌的症状则表现为肝区疼痛、乏力、消瘦、食欲不振等。部分肝癌患者可能出现黄疸、腹水等晚期表现。3.检查结果:肝脓肿在影像学检查中,如B超、CT等,表现为肝脏内低密度灶,边界不清,中心区域可见气体或液性暗区;而肝癌在影像学检查中通常呈现为肝脏内实质性占位,边界较清晰,增强扫描可见肿瘤血管。4.治疗方法:肝脓肿的治疗以抗生素抗感染为主,必要时进行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而肝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介入治疗、射频消融术、靶向药物等,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分期及患者全身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5.预后:肝脓肿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后,预后良好,大部分患者可以痊愈;而肝癌的预后较差,尤其是晚期患者,生存率较低,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仍有助于提高生存率。肝脓肿与肝癌在多个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临床医生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同时也能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更清晰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肝脏疾病,提高治疗效果。

张继舜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肝脓肿三个时期影像表现
肝脓肿主要分肝脓肿早期、脓肿期、吸收愈合期,三个时期的影像学表现主要有超声检查、CT检查、磁共振检查等方面。一、超声检查:肝脓肿早期:肝脓肿早期的患者一般起病较急,会出现寒战、高热等症状。通过超声可发现病变区出现不均匀低回声,并由中心向外回声逐渐增强,周围有较强回声晕,边缘清楚,病变可单发或多发粟粒性肝脓肿,肝脏普遍增大,轮廓不规整,有结节状,此期酷似肝占位病变和弥漫性肝实质性改变,需要做好超声动态观察。脓肿期:脓肿期患者体温可高达39-40℃,热型为弛张热,并且伴有大量出汗、脉率增快等严重感染表现。肝区疼痛呈持续性钝痛或胀痛,亦可出现右肩放射痛或胸痛等,甚至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及短期内出现重病消耗面容。超声检查出现典型的无回声区,后方回声增强,边缘整齐亦可不规整。吸收愈合期:患者进入吸收愈合期,病情好转,超声显像会发现脓腔内液体逐渐清晰,边缘可见由脓腔壁向腔内生长的新生肝组织,显示为清晰均匀的低回声,脓腔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二、CT检查:平扫CT时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脓腔为单发或多发的低密度区,圆形或者椭圆形早期病变,边界多数不清晰,后期边界逐渐变得清晰,脓肿壁层稍高于脓腔,但低于正常肝组织的环形带,部分的病灶还可以见气体或液平;增强CT主要是表现为脓肿壁呈规则环形强化,轮廓光滑,厚度均匀,出现典型的双环症,即环形强化脓肿壁以及周围的水肿带,有时候内部可见分隔状、蜂窝状强化。另外脓腔早期的内部液化还未形成时平扫和增强,扫描时肝脓肿表现为肿瘤样的软组织肿块。三、核磁共振检查:在磁共振图像上特异的表现是脓肿坏死腔的表观弥散系数值很低。

王东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上滑加载更多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feedback@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