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赟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精神医学科
精神病一般指的是精神障碍,精神障碍缓解期是指患者的精神症状已基本得到控制,但仍有残留的症状。
精神障碍是指在各种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常见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神经发育异常、感染与免疫因素、脑器质性因素等。精神障碍患者可出现感知觉、情感、思维、记忆等方面不同程度的障碍,以及认知功能障碍和精神运动性兴奋等表现。如果患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一般可以在临床上达到缓解的目的,此时患者的上述精神症状已基本得到控制,但仍存在残留的症状。建议家属及时带患者就医,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氮平片、利培酮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心理社会支持疗法等方式进行心理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家属应注意患者的心理健康,并帮助其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可以多与其进行沟通,避免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的刺激。饮食上建议患者注意保持饮食清淡,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从而增强抵抗力,有助于缓解病情。如果患者不适症状加重或是出现其他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