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棣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肿瘤综合科
靶向药即靶向药物,是指被赋予了靶向能力的药物或其制剂。其毒性强度因个体差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不同患者对靶向药的毒性反应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有些患者可能只有轻微的不良反应,而有些患者则可能出现严重的毒性反应。这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遗传因素等有关。例如,老年人和儿童可能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更容易出现毒性反应。
在使用靶向药治疗期间,医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心电图、血压测量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毒性反应。患者也应主动向医生报告任何不适症状,如皮疹、恶心、呕吐、心悸等。
如果毒性反应较为严重,医生可能会考虑调整药物剂量或暂时停药,待患者的症状缓解后再恢复治疗。在调整剂量或停药时,医生会权衡治疗效果和毒性反应的风险,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的有效性。
患者在服药期间应严格按照医生规定的剂量和时间服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擅自停药。建议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改善心情。但要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