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志扬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 内科
脚踝浮肿一般可以通过症状、病史、体格检查、化验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进行判断。
1、症状
脚踝浮肿可能是长时间站立、外伤、肾小球肾炎、心力衰竭等原因引起的。通常会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出现脚踝浮肿、酸胀、疼痛等症状,如果患者长时间站立,可能会导致症状加重。如果是外伤引起的,可能会导致局部的软组织受损,一般会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如果是肾小球肾炎引起的,可能会导致肾小球过滤功能下降,从而出现水钠潴留的情况,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尿、蛋白尿等症状。如果是心力衰竭引起的,可能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减弱,从而导致体循环出现淤血,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
2、病史
如果患者存在心脏病、肝硬化等疾病,可能会导致心功能不全,容易出现体循环淤血的情况,从而导致脚踝浮肿。患者如果存在肾小球肾炎,可能会导致肾小球过滤功能下降,从而出现水钠潴留的情况,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尿、蛋白尿等症状。
3、体格检查
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体格检查进行判断。患者可以用手按压脚踝,如果出现明显的凹陷,可能是肾小球肾炎引起的,如果按压后没有明显的凹陷,可能是心力衰竭引起的。
4、化验检查
患者也可以及时到正规医院,通过化验检查的方式进行判断,如果尿常规检查出现尿蛋白升高的情况,可能是肾小球肾炎引起的,如果血常规检查中出现血白细胞升高的情况,可能是心力衰竭引起的。
5、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主要是进行脚踝的彩超检查或者CT检查,能够观察局部是否存在炎症或者水肿的情况,从而判断脚踝浮肿的原因,根据检查结果,使医生采取合适的治疗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