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血液内科
再生障碍性贫血不是绝症,是一种血液系统疾病。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及时得当,预后较好。但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情重,预后差。
1、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本病可由遗传因素、化学药物因素、电离辐射因素、病毒因素、免疫异常因素等引起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本病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所致的贫血、出血、感染等。非重型患者病情较轻,进展较缓慢,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淋巴/胸腺细胞球蛋白、环孢素等抑制免疫,多数可缓解甚至治愈。
2、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重型患者起病急,以严重的感染和出血为主要表现。贫血显著且进展迅速。需要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输血治疗。重型患者常见难以控制的高热,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真菌为主,常合并败血症。重型患者还有呕血、便血、尿血、眼底出血等内脏出血,严重者甚至会有颅内出血,常危及生命。所以重型患者生存率较低,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死亡。
建议患者注意口腔卫生,饭后及睡前应以软质牙刷刷牙,漱口。患者要注意安全,避免外伤,同时保持皮肤清洁,洗澡擦洗时不宜过重,避免皮下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