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辉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肾内科
尿结晶高多考虑是喝水太少引起的,也可能是饮食不当、尿路感染、肾小球肾炎、肾结石等疾病造成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
1、喝水太少
若是患者日常生活中喝水比较少,可能会导致尿液浓缩,从而出现尿结晶的情况。建议患者多喝温水,多排尿,可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有利于尿液中的结晶排出。
2、饮食不当
若是患者经常吃高嘌呤、高草酸的食物,比如猪肝、菠菜、花生等,会使体内的草酸含量过高,可能会出现尿液结晶、腰部酸胀等情况。建议患者改变不良的饮食结构,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3、尿路感染
如果患者不注意个人卫生,可能会导致细菌上行感染,从而诱发尿路感染,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还可能会伴有尿结晶高的现象。患者可遵医嘱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进行改善,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
4、肾小球肾炎
可能是因身体免疫力比较低,使细菌通过尿道进入肾脏诱发肾小球肾炎,大部分患者会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尿量减少、尿结晶、全身水肿等情况。患者可遵医嘱口服氢氯噻嗪片、青霉素V钾片等药物进行改善。
5、肾结石
肾结石是由于晶体物质异常聚积在肾脏而引起的一种疾病,患者可表现为腹痛、血尿、尿结晶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排石颗粒、尿石通丸等药物进行改善,必要时可以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多喝水,促进排尿,有助于维护身体健康,改善症状。同时患者应调整饮食习惯,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食用太多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如果通过上述方法,病情无法得到有效改善,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