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志扬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 内科
喝完酒第二天浑身发烫可能是酒精过敏、酒精中毒、急性胃肠炎、上呼吸道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引起的。建议立即就医,避免自行用药。
1.酒精过敏
酒精过敏是由于个体对乙醇或其他成分产生免疫反应,导致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从而引起全身发热。这种情况下,酒精刺激机体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使体温调节中枢失调,还有皮肤潮红、红斑、喉头水肿、全身瘙痒等症状。对于酒精过敏者,应立即停止饮酒并观察症状发展。若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皮疹等,应遵医嘱温水吞服抗组胺药物治疗,如盐酸西替利嗪胶囊、氯雷他定片,口服氯雷他定片一日1次,一次10毫克。
2.酒精中毒
酒精中毒是指过量摄入酒精后,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超过一定阈值,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身体代谢紊乱,表现为全身发热、行为和意识的异常等症状。此时,酒精抑制大脑皮层,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升高。酒精中毒时,应立即进行催吐处理,以减少酒精吸收。同时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给予解毒药,如盐酸纳洛酮舌下片、美他多辛片,患者可用温水送服,还要遵循医嘱。
3.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是由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胃肠道炎症,当大量饮酒时,酒精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进而诱发炎症反应,导致全身发热。此时,炎症因子刺激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上升,还有呕吐、恶心、腹痛等症状。针对急性胃肠炎,患者需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来缓解腹泻症状,一般一次1袋,每日3次,同时可服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可用200ml温水送服。
4.上呼吸道感染
喝完酒后由于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会引起发热、头痛、乏力等症状,与酒精导致的血管扩张和体温升高的现象可能同时出现。因此会表现为浑身发烫,体表温度上升的情况。上呼吸道感染时,应多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同时遵医嘱服用连花清瘟颗粒、复方氨酚烷胺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患者可用温开水融化后服用连花清瘟颗粒,口服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时一次1粒,一日2次。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新陈代谢加速,产热增多,从而引起全身发热。此时,甲状腺激素水平过高,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基础代谢率,导致体温升高、多汗、体重下降、食欲亢进。甲亢患者需要遵循医生建议,定期服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抗甲状腺药物,以控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可在餐后用100ml左右温水整片送服。
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全身发热,都应注意适当补充水分,以防脱水。此外,建议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feedback@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