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华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耳鼻喉科
咽峡炎的类型比较多,潜伏期也所有不同,短则3-5天,长则4-7周,常见于夏秋季,通常是由于病毒感染所引起,患者会出现发热、咽痛、咽峡部疱疹等症状。
咽峡炎指的是发生在咽峡黏膜的一种炎症性疾病。如果患者得的是疱疹性咽峡炎,这种疾病主要是因为接触到柯萨奇病毒A型或肠道病毒71型而造成的。一般来说,这些病毒需要经过3-5天的潜伏期才会发病。如果患者得的是樊尚咽峡炎,这种疾病主要是由梭形杆菌及樊尚螺旋体感染引发的,通常需要经过6-7天的潜伏期才会开始发作。当患者因为感染了EB病毒而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性咽峡炎,由于EB病毒的潜伏期是4-7周,因此患者需要这么长的潜伏期才会发病。
咽峡炎是由于病毒感染累及到咽峡部位所出现的炎症,所以一旦出现病态的情况,要选用敏感的抗病毒药物来积极的控制炎症,如果继发细菌感染,需要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或者头孢类的消炎药物来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属于自限性的疾病,平时可以适当用抗病毒药物,比如抗病毒口服液或者阿昔洛韦来治疗。另外,要多喝水,注意口腔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