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血液内科
一般情况下,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6.8是指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为6.8%。
正常人的血液中嗜酸性细胞百分比在0.5%-5%之间,因此,6.8%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在异常范围内,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药物影响、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特应性皮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原因引起的。
1.药物影响:如果患者正在服用一些含有雌激素的药物,如戊酸雌二醇片、己烯雌酚片等,也会导致嗜酸性粒细胞暂时升高。这种情况通常在停药后会逐渐恢复。
2.过敏反应:如果患者接触了某些过敏原,如花粉、宠物皮屑等,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此时,建议患者避免接触过敏原,并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如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
3.寄生虫感染:如果患者被蛔虫、钩虫等寄生虫感染,也会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此时,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苯达唑片、甲苯咪唑片等药物进行驱虫治疗。
4.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会导致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从而影响到嗜酸性粒细胞的数值。可以遵医嘱涂抹炉甘石洗剂、糠酸莫米松乳膏等药物缓解症状。
5.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会出现发热、关节痛等症状,还会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等情况。可遵医嘱口服醋酸泼尼松片、甲氨蝶呤片等药物治疗。
若患者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应前往正规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