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涛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中医内科
脾胃不和可能是饮食不节、劳逸失调、久病体虚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1、饮食不节
如果患者在平时不注意饮食习惯,经常暴饮暴食或经常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可能会刺激脾胃,从而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出现食欲不振、腹胀等不适症状。患者要合理调整饮食习惯,适当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面条、小米粥等。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服用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2、劳逸失调
由于长期过度劳累,可能会导致体内的阴阳失调,从而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出现食欲不振、身体乏力、大便溏稀等不良反应。出现这种情况,患者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也可以积极配合医生通过针灸、艾灸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
3、久病体虚
如果患者本身存在慢性疾病,没有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可能会导致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减弱,使体内的水液不能正常代谢,从而出现食欲不振、身体乏力、腹泻等症状。建议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同时也可以适当运动,比如散步、打太极等,能够促进体内湿气排出,有利于病情改善。
除了上述原因以外,也不排除是情志不畅、外感湿邪、外感邪气、等原因造成的,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建议患者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