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73×10^9/L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3-08-18 10:00:29
郑永江

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血液内科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主要是由骨髓内巨核细胞的胞质脱落而成,具有维持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血小板的正常值为100×10^9/L-300×10^9/L,血小板73×10^9/L低于正常值,可能是由不良的生活习惯、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引起的,建议根据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不良的生活习惯

血小板偏低可能是因为饮食不均衡,导致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或者是长时间酗酒,因酒精的因素抑制骨髓核细胞的成熟,使血小板生成减少,所以会出现血小板偏低等。患者需要在生活中禁烟禁酒,均衡饮食。

2、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多种因素而导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时,血小板会出现减少的情况。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酚磺乙胺注射液、氨甲苯酸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止血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输血的方式进行治疗。

3、白血病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由于白血病细胞分化障碍,会导致血小板减少,患者还会出现发热、贫血、出血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伊马替尼、尼洛替尼等药物进行靶向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4、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对自身的各个系统造成损害,也会对血液系统造成影响,从而导致血小板偏低的情况。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硫唑嘌呤片、环磷酰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透析的方式进行治疗。

5、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免疫性综合性疾病,由于免疫功能紊乱,导致血小板破坏过多,从而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泼尼松片、地塞米松片等糖皮质激素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饮食健康,可以适当进食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猪肝、菠菜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血小板含量。同时,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此外,建议患者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如果患者不适症状加重或是出现其他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