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剑锋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儿科
一般情况下,幼儿尿道感染引起发热可能是卫生不洁、尿路黏膜抵抗力下降、尿道狭窄等原因引起的,需根据不同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卫生不洁
幼儿尿道感染可能是由于排尿后,没有注意局部的清洁,导致细菌侵入造成的。如果患儿不注意局部卫生,可能会导致细菌在尿道口大量增生,从而引起尿道感染发热的症状。建议患儿多喝水,多排尿,促进病菌排出。此外,家长还需注意保持患儿局部清洁干燥,可每天使用温水清洗尿道口,以免加重感染症状。
2、尿路黏膜抵抗力下降
如果患儿尿道感染是因为尿路黏膜抵抗力下降导致的,可导致机体抗病能力下降,从而出现尿道感染发热的症状。患儿应多喝水、多排尿,以冲刷尿道,有助于疾病的恢复。必要时,还可以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此外,还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3、尿道狭窄
如果患儿尿道发育不良,尿道狭窄,通常会影响正常排尿,尿液滞留在尿道无法排除,导致尿道内滋生大量细菌,从而引起上述症状。建议家长在医生的指导下给患儿服用头孢呋辛片、环丙沙星片等抗炎药治疗,必要时,还应在医生的操作下进行尿道扩张,或者做外科手术切除狭窄段。
此外,幼儿尿道感染发热还可能是尿道口息肉、滥用抗生素、先天畸形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家长及时带患儿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