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彬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常用药物种类通常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
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这类药物可以扩张血管,常见的药物有盐酸贝那普利片、福辛普利钠片等,在临床可以用于治疗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疾病,但是患者在用药期间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
2、钙离子拮抗剂
这类药物主要是通过影响心肌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的钙离子,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在临床可以用于治疗高血压、心律失常等疾病,但是患者在用药期间可能会出现心跳加快、面部潮红等不良反应。
3、β受体阻滞剂
这类药物可以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在临床可以用于治疗高血压、心律失常等疾病,但是患者在用药期间可能会出现疲劳、乏力等不良反应。
4、利尿剂
利尿剂主要是通过排钠,减少细胞外容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进行降压,常用的药物有氢氯噻嗪片、呋塞米片等,患者服用后可能会出现口干、多尿等不良反应。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主要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与受体结合,达到降压的效果,在临床可以用于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但是患者服用后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
具体用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判断,同时患者在用药期间要密切关注血压的变化,如果出现其他不适的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