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血液内科
大细胞性贫血一般需要与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1、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机体缺乏铁所致的贫血,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患者可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还可出现面色苍白、黄疸等症状。缺铁性贫血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铁剂进行治疗,如硫酸亚铁、右旋糖酐铁等。
2、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疾病,是由于血红蛋白的珠蛋白肽链基因突变或缺失,导致珠蛋白肽链合成减少或完全缺失所引起的,患者可出现贫血、肝脾肿大、感染等症状。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叶酸、维生素B12等药物进行治疗。
3、铁粒幼细胞贫血
铁粒幼细胞贫血是一种铁利用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铁利用障碍,体内铁含量减少,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异常所引起的一种贫血,患者可出现皮肤苍白、乏力、心慌等症状。铁粒幼细胞贫血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维生素B6、去铁胺等药物进行治疗。
4、巨幼细胞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所致的一种贫血,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心慌等症状。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叶酸、维生素B12等药物进行治疗。
5、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由于多种原因导致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所致的血液疾病,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头晕、心慌等症状。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司坦唑醇、达那唑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进行剧烈运动,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同时要注意保持营养的均衡,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利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