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铁兵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 中医内科
心肺有火一般是指心肺热,多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伤过度、外邪侵袭、外感风热等因素有关。
1、饮食不节
饮食不节是指饮食不规律或者不节制,常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超过人体的消化能力,损伤胃肠,导致食物在胃肠内不能及时消化,长期堆积,导致心肺热证。患者需要注意清淡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
2、情志失调
情志失调是指因情志内伤而导致肝失疏泄,心失所养,从而出现胸闷、心悸、失眠等症状,也可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遵医嘱用丹栀逍遥散、龙胆泻肝汤等来治疗。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持情绪平稳,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3、劳伤过度
如果患者长期劳伤过度,可能会导致体内津液大量流失,从而引起心肺热。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伤过度,以免引起不适症状。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服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
4、外邪侵袭
外邪侵袭是指外感病邪通过皮肤毛孔进入人体,侵袭肺卫,导致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调,出现心肺热的表现,如发热、咳嗽、咳痰、胸痛、口渴、尿黄等。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银翘散、桑菊饮等药物进行治疗。
5、外感风热
外感风热通常是指风热邪气侵犯机体,导致肺卫不固,进而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一般会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双黄连口服液、银翘解毒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吃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肥肉、冰淇淋等,以免加重病情。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