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喆斌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感染科
乙肝一般是指乙型肝炎。成年感染乙型肝炎的几率是否大,需要根据是否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来判断。如果患者没有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并且接触过乙型肝炎患者,此时感染几率比较大。但若成年患者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并且生活中未接触到乙型肝炎患者,此时感染的几率通常不大。若患者怀疑自己感染了乙型肝炎,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等方式进行传播。而乙型肝炎的主要途径是母婴垂直传播以及输血或血制品输入等,若患者体内无乙型肝炎的抗体,并且接触过乙型肝炎患者,此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风险是比较高的。反之,若患者已经接种了乙型肝炎疫苗,并且没有接触过乙型肝炎患者,这种情况感染的风险较低,一般无需过于担心。
若患者已经确诊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患病后可能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等症状,并且还会伴有皮肤黄染、腹水等情况发生。此时需要遵医嘱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比如恩替卡韦分散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同时还需要配合使用护肝类药物辅助改善病情,如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护肝片等。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以免细菌进入体内使疾病加重。另外还要定期复查肝功能,随时关注疾病的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