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鹏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心血管外科
骨折后静脉血栓形成可能是血流滞缓、血液高凝、血管损伤、外伤骨折、药物作用等原因导致的。
1、血流滞缓
骨折后由于长期卧床,患者的下肢活动量减少,导致血流速度减慢,容易形成血栓。患者可以通过按摩、热敷等方式,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症状的改善。
2、血液高凝
骨折后由于身体的活动减少,可能会导致血液在下肢处凝固,从而引起静脉血栓。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利伐沙班片、华法林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血管损伤
骨折后可能会导致血管出现损伤,从而形成血栓。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胶囊、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外伤骨折
由于骨折后会导致患者的血管出现破裂,从而形成血栓。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手术治疗,同时还需要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比如阿司匹林肠溶胶囊、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
5、药物作用
骨折后会导致患者的血管出现损伤,在使用药物后可能会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从而形成血栓。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利伐沙班片、华法林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休息,以免加重病情。建议可以适当活动身体,避免长时间久坐、卧躺。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