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志扬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 内科
慢性肾衰竭患者夜尿增多,可能是肾脏功能长期受损或逐渐减退,失去正常的滤过和调节能力导致的。
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导致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使代谢产物及毒素不能排出体外,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以及某些全身性症状等,致使机体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由于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排除代谢废物和水分的能力受限,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水钠潴留的情况。通常在白天时,患者重心活动使得水分和钠离子集中在下半身,而夜晚平卧时这部分液体会被再分布到全身,包括肾脏。这种重新分布可能刺激肾脏产生更多尿液。此时,身体需要排出多余的水分,因此患者会在夜间产生大量尿液。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呋塞米、氢氯噻嗪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方式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饮食上注意保持营养均衡,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从而增强抵抗力,缓解病情。如果患者不适症状加重,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