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晓茹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营养科
秋天适当食用猕猴桃可能具有补充维生素C、促进消化、润燥止渴、辅助调节情绪、补充矿物质等好处;但如果食用不当,则可能会导致胃肠不适、过敏反应、血糖波动、口腔不适、影响营养吸收等坏处。
一、好处
1.补充维生素C:猕猴桃中的维生素C含量极为丰富。在秋天,人体新陈代谢相对减缓,适量食用猕猴桃能快速补充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对维持皮肤弹性、预防感冒等都有好处。
2.促进消化:猕猴桃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这些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体积,帮助预防和缓解秋天因天气干燥、饮食结构改变等可能出现的便秘问题,使胃肠保持通畅。
3.润燥止渴:秋天天气干燥,易使人感觉口干舌燥。猕猴桃果肉多汁,口感酸甜,具有良好的润燥止渴作用,能有效缓解咽喉干燥、口渴等不适症状,为身体补充水分。
4.辅助调节情绪:猕猴桃中含有一些有助于调节神经系统的成分,如血清素等。在秋天,人们可能因日照时间缩短等因素出现情绪波动,食用猕猴桃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情绪,让人心情更加舒畅。
5.补充矿物质:猕猴桃富含钾、镁等矿物质。秋天人体在适应季节变化过程中,对这些矿物质有一定需求,食用猕猴桃可帮助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比如钾对维持心脏正常跳动、肌肉收缩等有重要作用。
二、坏处
1.胃肠不适:猕猴桃性凉,对于一些胃肠功能较弱的人,尤其是脾胃虚寒者,在秋天过量食用可能会引起胃肠不适,如腹痛、腹泻等症状。
2.过敏反应:部分人可能对猕猴桃过敏,在秋天食用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皮疹、口腔咽喉肿痛等过敏现象,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呼吸困难等情况。
3.血糖波动:猕猴桃虽然含糖量不算特别高,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在秋天食用时不注意控制量,仍可能导致血糖出现一定波动,影响病情控制。
4.口腔不适:猕猴桃的酸性较强,食用后如果不及时漱口,可能会对牙齿造成一定腐蚀,导致牙齿敏感、酸痛等口腔不适症状,尤其在秋天口腔环境相对较干燥时更易出现。
5.影响营养吸收:如果在吃猕猴桃时与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同时大量食用,如牛奶、鸡蛋等,猕猴桃中的酸性物质可能会与蛋白质结合,影响蛋白质的正常消化吸收,降低食物的营养价值。
建议对猕猴桃过敏者避免食用,且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食用量并监测血糖。另外,吃完猕猴桃后要及时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