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婷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感染科
乙肝,是指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副作用主要包括发热、头痛、寒战、肌肉酸痛、胃肠道不适,通常需要根据具体的症状表现进行治疗。
1、发热
干扰素是一种糖蛋白,具有高度的种属特异性,具有抗病毒、抑制细胞增殖、调节免疫及抗肿瘤作用。使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可能会导致体内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计数升高,从而引起发热的症状。出现这种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
2、头痛
患者使用干扰素后,可能会导致体内的植物神经紊乱,从而引起头痛的症状。出现这种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止痛的作用。
3、寒战
如果患者长期使用干扰素,可能会导致体内的体温调节中枢出现异常,容易引起寒战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酒精擦拭手心、脚心等部位,能够达到物理降温的效果。
4、肌肉酸痛
患者在使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时,可能会出现肌肉酸痛的症状。出现这种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局部按摩的方式,缓解肌肉酸痛的症状。
5、胃肠道不适
部分患者使用该药物以后,还可能会给胃肠道带来一定的刺激,从而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不适的症状。此时患者需要及时补充水分,也可以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混悬液、益生菌冲剂等药物进行调理。
患者使用药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引起上述副作用。如果上述方法不能让症状得到缓解,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的肝病科就诊,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