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宝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普外科
磁共振功能成像是通过刺激特定感官,引起大脑皮层相应部位的神经活动,即功能区激活,并通过磁共振图像来显示的一种研究方法。
磁共振功能成像是一种医学成像技术,它使用磁场和计算机生成了无线电波,来创建身体器官和组织的详细图像。因为在人类和其他生物有机体中,氢原子含量丰富,最常用于检测无线电波脉冲激发磁场中的氢原子,然后发出射频信号,被周围天线接收,经过图像处理,形成图像。
磁共振功能成像相较于其他检查,对于体内软组织,它的显示率更清楚,比如对关节,肌肉,血管,神经的分辨率特别高。在神经系统方面,对于脑卒中,出血性疾病,缺血性疾病诊断较好,另外,脑神经系统中的一些肿瘤,血管畸形,它的诊断比较有优势。在骨骼肌肉系统方面,新旧骨折,半月板,肌肉,肌腱,韧带的损伤,用核磁检查较CT更为好。对于腹部脏器的肝脏,脾脏,胰腺,肾脏的诊断以及泌尿系,还有盆腔,男性、女性生殖系统的疾病诊断,核磁成像较清晰。
需要注意的是,检查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不可自行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以免延误病情。如果患者不适症状加重或是出现其他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