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志伟 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胃肠外科
临床上一般将肝破裂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不同的等级治疗方法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也有所不同。肝破裂是外科急腹症之一,是指由于外伤、药物因素等导致的肝脏实质内或肝被膜下血管破损,引起急性出血和血液在肝组织内聚集并继发局限性化脓感染。
1.Ⅰ级:患者肝脏仅有轻微的裂伤或者创面比较小,并没有明显的出血症状。这种情况下通常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注射液等,同时还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2.Ⅱ级:患者的肝脏有较大的裂口,并且出现了少量的血液积聚在肝脏内的情况。此时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操作下通过肝破裂修补术清除肝脏内的积血并缝合裂口。
3.Ⅲ级:患者的肝脏损伤较为广泛,但是腹腔内出血量较少,仅出现心率加快以及血压下降等症状。建议遵医嘱使用止血剂控制出血,比如酚磺乙胺注射液、氨基己酸注射液等,必要时可以通过血管栓塞术进行止血。
4.Ⅳ级:患者的肝脏受到严重的损害,大量血液流入腹腔引起腹膜刺激征象,包括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等。这种情况需要立即进行剖腹探查术,以明确病因并予以相应的处理。
如果存在肝破裂的情况,患者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检查,然后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地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另外建议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有肝病史的人群,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