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多在大隐静脉而非深、小隐静脉

2024-08-27 17:10:44

韩阳 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血管外科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多在大隐静脉而非深、小隐静脉是因为大隐静脉位于下肢浅筋膜内,其管壁相对较薄,且其行程长,需要经过的区域较多,所承受的压力也较大,当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壁薄弱、遗传因素、长期站立、过度肥胖时,更容易发生在大隐静脉。若症状加重影响生活质量,建议积极就医。

1.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由于大隐静脉位于浅表位置,其瓣膜结构相对较少且较为脆弱,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功能障碍,导致血液逆流,从而引发静脉曲张。患者可进行腿部的抬高运动。在休息时,将双腿抬高至高于心脏水平的位置,每次持续15至20分钟,每天进行数次。这样可以利用重力促进血液回流,减轻静脉瓣膜的负担。

2.静脉壁薄弱

大隐静脉的管壁较薄,相对于其他静脉更易扩张变形,当瓣膜功能受损时,血液回流受阻,压力增加,进一步加重了静脉壁的扩张,最终形成曲张。可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压力等级的弹力袜,在白天活动时穿上,通过外部压力支撑静脉壁,促进血液回流,减少静脉扩张。

3.遗传因素

有研究表明,家族史是影响大隐静脉曲张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父母或祖辈患有此病,则子女患病的风险会相应提高。由于深静脉位于肌肉之间,有丰富的肌肉支持和保护,且周围压力较高,不容易扩张和发生倒流,所以深静脉较少发生原发性静脉曲张。小隐静脉虽然也是下肢的浅静脉,但它的行程相对较短,承受的压力相对较小,因此发生在大隐静脉的几率较高。应养成定期进行腿部按摩的习惯。每晚睡前用双手从脚踝开始,向上轻柔地按摩腿部,促进血液循环,降低因遗传因素导致的静脉曲张发生风险。

4.长期站立

长时间站立会导致下肢肌肉泵的作用减弱,使得血液回流受阻,增加了静脉内压力,进而诱发静脉曲张,此时大隐静脉受压也较大。尤其对于从事久站职业的人群,如教师、售货员等,更容易受到影响。如果因工作需要长期站立,应每隔一小时左右活动一下双腿,如原地踏步、踮脚尖等,促进下肢血液流动,避免血液在下肢淤积。

5.过度肥胖

肥胖者脂肪组织较多,体重增加会使下肢承受更大的负荷,同时也会压迫血管,使血液循环不畅,会导致下肢静脉内压力持续升高,使静脉壁扩张、瓣膜关闭不全,血液发生倒流,进而容易引起大隐静脉的曲张。建议患者控制体重。可制定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计划,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入汉堡、炸鸡等,增加运动量,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次运动30-45分钟,每周至少3次,逐步减轻体重,以减轻下肢静脉的压力。

针对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建议定期到医院进行下肢静脉的检查,如超声检查等,了解静脉曲张的进展情况。此外,避免长时间跷二郎腿,因为这种姿势会阻碍下肢血液回流。坐着的时候,尽量不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可以每隔一段时间活动一下双腿和双脚,如进行脚踝的屈伸运动。晚上睡觉时,可以在脚下垫一个枕头,使腿部略高于心脏水平,促进血液回流。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