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底骨疼痛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3-07-17 18:48:03

曾钢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骨科

脚底骨疼痛可能是过度劳累、外伤、足底筋膜炎、跟腱炎、骨质增生等原因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并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过度劳累: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可能导致脚底肌肉损伤,从而出现局部疼痛的症状。患者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进行缓解。

2.外伤:若患者不注意自身安全,导致足底受到重物击打或挤压,会造成足底软组织损伤,进而会引起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患者在受伤48小时内可进行冷敷,促进血管收缩,缓解红肿的症状。受伤48小时后可进行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症状。

3.足底筋膜炎:是指足底肌腱或筋膜的无菌性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足跟底部疼痛、压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治疗,比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也可以通过热敷、按摩辅助治疗。

4.跟腱炎:跟腱炎是由于跟腱反复被牵拉而引起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脚后跟部位疼痛、肿胀等症状,并伴有上述现象。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塞来昔布胶囊、依托考昔片等药物。

5.骨质增生:骨质增生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病变,主要是由于关节软骨长期磨损引起的。患者会出现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也可能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听从医生建议服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硫酸软骨素片等药物进行改善。

此外,若存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也可能引发上述情况,需完善CT等相关检查方能确诊。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避免长时间使足部保持一个姿势,以免加重病情。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