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血液内科
血红蛋白浓度319g/L属于一种数值升高的状态,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但也可能是缺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源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病理性因素引起,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针对性的治疗。
1、生理性因素
剧烈运动后,由于肌肉活动增加,导致机体产热增多,从而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增强,使红细胞数量增多,进而出现血红蛋白浓度升高的现象。
2、缺氧
如果患者在生活中长期处于高原地区,由于空气中的氧气比较稀薄,可能会导致身体出现缺氧的情况,从而引起血红蛋白浓度偏高的现象。这种情况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患者可以通过及时吸氧的方式来缓解症状。
3、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可能与电离辐射、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耳鸣、血红蛋白浓度偏高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羟基脲等药物进行治疗。
4、肺源性心脏病
肺源性心脏病通常是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肺动脉高压,进而导致右心室结构和功能出现改变的疾病,可能会导致血红蛋白浓度偏高,还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氢氯噻嗪、螺内酯等药物辅助改善。如果药物无法改善,患者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如房间隔造口术、肺移植术等。
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以一种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可能与长期吸烟、吸入有害的粉尘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血红蛋白浓度偏高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用溶液等药物进行雾化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富马酸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噻托溴铵粉雾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日常生活中,患者平时应注意多喝水,戒烟限酒,不熬夜,适当地参加体育运动,比如打太极拳、快走、练习瑜伽等,可提高自身免疫力,对于不适症状的缓解也有积极意义。若患者出现明显不适,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