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培华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中医科
小孩晚上睡觉出很多汗可能是由营卫不和、肺气不足、阴虚内热、气阴亏虚、湿热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营卫不和
由于小儿体质特点为“稚阴稚阳”,若调养失慎易导致阴阳失调,出现营卫不和的情况。此时腠理开阖失司,可表现为夜间出汗。部分小孩还会出现面色无华、精神不振、食欲不佳等表现。针对营卫不和所致的出汗,中医通常采用益气固表、调和营卫的方法进行治疗,如玉屏风散、牡蛎散等。玉屏风散通常研末后每日2次,每次6-9克,可用大枣煎汤送服,也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牡蛎散则为粗散,每服9克,加小麦30克,水煎温服,也可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后加小麦水煎温服。
2.肺气不足
肺气不足可能导致呼吸功能减弱,影响体内津液的正常输布,从而引起夜间盗汗的现象。伴随表现包括神疲乏力、不爱活动、食欲减退等。补肺益气是治疗肺气不足的主要方法,常用方剂有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两种药物的服用方法均为煎服,通常是将中药用冷水浸泡一段时间后,用砂锅大火煮沸,再转小火保持沸腾一段时间,倒出药液。两次煎煮的药液混合后,分早晚两次温服。
3.阴虚内热
阴虚内热是指阴液亏损,不能制约阳气,导致体内阳气偏盛,虚火上炎,进而出现夜间盗汗的症状。伴随症状包括情绪不稳定、失眠多梦、形体消瘦、大便干燥等。滋阴清热是治疗阴虚内热的主要原则,代表方剂有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一般需口服,最好在饭前30分钟至1小时服用,用温开水冲服。
4.气阴亏虚
气阴两虚会导致体内的气血运行不畅,使水液代谢障碍,从而引起夜间盗汗的表现,伴随表现包括口干舌燥、手足心热、大便干燥等。调理气阴亏虚常选用具有补气养阴作用的中药方剂,例如生脉饮、四君子汤等。生脉饮可开水送服或加入蜂蜜、果汁等改善口感,也可冲泡茶饮。四君子汤则常作煎剂,将药材加水煎煮后服用,注意服药期间避免食用萝卜,以免影响药效。
5.湿热
湿热侵袭人体,郁久化热,致邪热扰动心神,而见失眠多梦;湿性重浊黏腻,可见下肢酸软沉重;湿热熏蒸肌肤,则见夜间汗出。治疗湿热内蕴引起的失眠多梦,宜用清利湿热、宁心安神之法,可用龙胆泻肝汤、茵陈蒿汤加减。通常为煎服,将药材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煎,直至药液浓缩至适量。
建议患儿适当食用营养丰富的食物,如小米粥、鸡蛋羹等,以促进身体恢复。同时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应避免直接吹风,以免加重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