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培华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中医科
睡眠瘫痪,也被称为睡眠麻痹或者REM睡眠行为障碍,是一种睡眠障碍。它主要发生在睡眠周期中的快速眼动期(REM)。在REM期间,人的身体肌肉通常处于瘫痪状态,而大脑则活跃地产生梦境。然而,在睡眠瘫痪的情况下,大脑和身体没有同步,导致肌肉无法动弹,同时人会有意识和身体的分离感。
睡眠瘫痪并不是只发生在白天。事实上,它可以在任何时候发生,包括晚上。然而,大脑对睡眠周期有很强的节律性,通常在晚上做梦的时候REM周期最为明显。因此,睡眠瘫痪在晚上更为常见。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睡眠瘫痪也可以在白天发生。这通常是因为个体在短时间内进入睡眠周期的REM阶段。例如,在午睡或者小憩的时候,人们可能会进入REM阶段。如果此时个体没有完全进入深度睡眠状态,而是半睡半醒,就可能发生睡眠瘫痪。此外,有些人在过度疲劳、精神压力大、生活不规律、倒班工作、夜间工作等情况下,也可能在白天出现睡眠瘫痪。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情绪稳定。如果患者不适症状加重或是出现其他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