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发室性期前收缩是怎么回事

2023-07-17 18:47:06
周彬

周彬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心血管内科

偶发室性期前收缩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低血钾、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等疾病导致的。

1、生理性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大量饮酒、吸烟,或者经常熬夜、过度劳累等,就可能会导致心脏功能受到损伤,从而引起心律失常,出现偶发室性期前收缩的情况。患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喝酒,保持充足的睡眠,通常能够改善症状。

2、低血钾

低血钾是指血清钾浓度低于正常范围的情况,可能与长期节食、使用利尿剂、长期呕吐、腹泻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无力、心律失常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化钾、枸橼酸钾等药物进行治疗。饮食上可以适当进食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海产品等。

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所引起的心脏病,可能与体重超重、长期吸烟、过量饮酒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绞痛、呼吸急促、胸部压迫等症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会导致心肌缺血,从而引起室性期前收缩。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抗血栓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4、心肌炎

心肌炎是指心肌局限性或者弥漫性的急性或者慢性炎症性病变。如果患者本身患有心肌炎,可能会导致心肌功能受到损伤,从而引起偶发室性期前收缩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马来酸依那普利、赖诺普利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5、心肌病

心肌病是指心肌局限性或者弥漫性的病变,可能与遗传、感染、免疫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心肌病可能会导致心脏功能受到损伤,从而引起偶发室性期前收缩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胺碘酮、盐酸普萘洛尔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心脏移植的方式进行手术治疗。

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骑自行车等,可提高自身免疫力,对于不适症状的缓解也有积极意义。若患者出现明显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相关推荐
室性期前收缩是什么意思
室性期前收缩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对于室性期前收缩的治疗和预防,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方案。1、发病机制:室性期前收缩是由心室异位起搏点提前产生的心室激动,导致心脏提前跳动。这种心律失常通常是由心脏传导系统的异常引起的,可能是由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引起,也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正常人。2、症状表现:患者可能出现心慌、心悸、心脏的停跳感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出现胸闷、气短、头晕,甚至低血压、休克等现象,但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临床症状。3、诊断与检查:发现室性期前收缩一般应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以评估室性期前收缩的频率、形态及昼夜变化规律等。对室性期前收缩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有助于评价及指导预后。4、治疗原则:对于无明显症状、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可以不必药物治疗,但需要定期复查。对于有明显症状或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治疗原则为针对病因治疗,并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作用于心室的Ⅰ类和Ⅲ类药,但需注意药物的使用禁忌和潜在风险。部分单源性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可考虑在电生理检查的基础上行射频消融治疗,该方法疗效确切,并可改善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引起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日常需避免长期熬夜、吸烟、饮茶、喝咖啡等不良生活习惯,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等,从而诱发室性期前收缩。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等情绪,以免引起心律失常。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的心脏疾病。

吕永楠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上滑加载更多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feedback@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