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赟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精神医学科
通常情况下,神经衰弱可能是由于长期紧张、压力大、脑力工作、生活不规律、年龄等原因引起的,一般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是可以治好的。
1、长期紧张
患者长期处于紧张的精神状态,容易导致大脑过度疲劳而引起神经衰弱,此时应当适当进行户外运动,放松神经,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针灸、艾灸等方式进行治疗。
2、压力大
长时间处在压力大的环境下会使人们对自我的评价逐渐降低,对自我的信心产生消极情绪,容易导致神经衰弱。建议患者多与他人交流,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转移注意力,让神经得到放松。
3、脑力工作
过度的脑力劳动、长时间的工作、繁重的工作任务、高度的注意力集中、脑神经细胞过度的能量消耗,导致它们失去正常的调节,是脑力劳动者神经衰弱的最常见原因。适当的调整工作时间,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交替进行,以减少过度的能量消耗。
4、生活不规律
如果患者长期生活不规律、时常熬夜、作息紊乱也会加剧神经衰弱症状,导致患者出现乏力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需要及时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失眠症状严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艾司唑仑片等药物治疗。
5、年龄
随着年龄增长,机体逐渐衰老,身体的系统及器官会出现退行性病变或老化,机体免疫力也会有所下降,易导致此病的发生发展,可以通过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抵抗力,加强脑部营养吸收,提高记忆力来预防此病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处于紧张情绪中,同时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病情的恢复。饮食方面也要改善,患者可以适量进食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等,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增强身体抵抗力。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