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志扬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 内科
体检抽血时,为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自身的安全,需要注意饮食调整、空腹要求、药物服用、放松心情、正确按压止血等。如抽血后情况不适,建议及时就医。
1.饮食调整:抽血前几天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高糖、高嘌呤的食物,如海鲜、烧烤等,以免影响血糖、血脂等指标的检验结果。同时,要禁止饮酒,因为酒精会影响肝功能的检验结果。
2.空腹要求:多种检测项目,如肝功能、肾功能等,需要空腹抽血。通常建议至少禁食8小时,最好空腹12~14小时。空腹并不意味着前一天晚上不吃饭,而是应保持正常的饮食,不吃过于油腻或高蛋白的食物,避免大量饮酒,并在前一晚晚餐后不再进食,但可以适量饮水。
3.药物服用:一些药物可能会影响抽血结果,如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因此,在抽血前,应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暂停某些药物的服用。但需注意,对于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继续按时服药,以免突然停药或延迟用药导致病情波动。
4.放松心情:抽血时保持愉悦的心情,避免过于紧张,因为紧张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并可能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5.正确按压止血:抽血完成后,需要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以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每个人的凝血时间不同,因此当皮肤表层看似未出血时,仍应继续按压一段时间,确保完全止血。
此外,还需注意的是,女性月经期间也尽量避免抽血,以免经期出血量大而增加感染的风险。通常情况下,对于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等情况的人群而言,还需要遵医嘱定期复查,以了解病情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