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 心血管内科
老年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因可能是与生理性因素、营养不良、药物因素、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有关。
1、生理性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心脏功能减退,就会导致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平时可以适当加强营养,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营养不良
如果平时摄入的营养元素不足,就会导致体内的营养元素不足,从而诱发营养不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的症状。平时可以多吃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牛肉、西红柿等。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硫酸锌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3、药物因素
如果老年人平时服用降压药物,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可能会导致体位性低血压。这主要是由于药物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使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导致血压下降所引起。建议老年人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剂量,或者是更换其他类型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
4、心肌缺血
如果老年人存在心肌缺血的情况,可能会导致心脏的血液循环受到影响,容易出现心慌心悸、心跳加快等症状,还有可能会导致体位性低血压。老年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酒石酸美托洛尔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使疾病得到改善,同时也需要多注意休息,避免做劳累的体力活。
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会逐渐加重,这时可能会导致老年人的血管弹性下降,从而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建议老年人平时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疾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辛伐他汀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日常生活中,建议老年人注意饮食均衡,避免过饥或过饱。如果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