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型利钠肽前体3000多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3-09-15 09:52:21
聂志扬

聂志扬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 内科

B型利钠肽前体正常值为125pg/mL以下。如果检查时发现其数值为3000多pg/mL,则明显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是心力衰竭、急性肺栓塞、严重感染性疾病、慢性右心功能不全、特发性脑血管意外等导致。

1.心力衰竭: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改变,在心力衰竭发作的时候,可刺激机体产生较多的B型利钠肽前体,并释放入血中,从而出现上述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遵医嘱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琥珀酸美西律缓释片等药物控制心率及心室率。

2.急性肺栓塞:由于血流淤滞、组织缺氧等因素引起,会导致体内血液循环障碍,进而使机体产生较多的B型利钠肽前体,使其浓度升高至3000多pg/mL的情况。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华法林钠片、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等抗凝药物进行溶栓治疗。

3.严重感染性疾病:如严重的肺炎、败血症等疾病,也可因为炎症因子进入血液而刺激机体生成较多的B型利钠肽前体,此时需及时就医并配合医生应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消炎抗菌处理。

4.慢性右心功能不全:因心脏负荷加重而导致静脉系统压力增高,影响了静脉系统的血液回流,致使部分血液淤积于静脉系统,造成静脉压增高,促使机体会产生大量B型利钠肽前体,继而有此现象发生。对此应遵从医生的嘱咐使用地高辛片、盐酸贝那普利片等药物改善症状。

5.特发性脑血管意外:可能与免疫机制紊乱有关,当病情较为严重时会影响中枢神经的功能,进而会使患者出现意识丧失的症状,还会伴有呼吸暂停的现象。若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治疗,可能会诱发死亡。此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吸痰的方式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通过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方式维持通气。

此外,还见于暴发性心肌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等疾病。一旦确诊为该病后,应及时接受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注意合理饮食,以清淡食物为主,保证营养均衡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