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脓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4-09-12 15:02:20

施慧 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 消化内科

拉脓指的是在排便过程中出现脓性分泌物。该现象可能是由细菌性肠炎、结肠炎、直肠炎、急性胃肠炎、寄生虫病等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具体病因,并接受相应治疗。

1.细菌性肠炎

细菌在肠道大量繁殖并释放毒素,破坏肠道黏膜引发炎症,炎症使黏膜通透性增加,渗出物含白细胞等形成脓液,导致拉脓。建议遵医嘱口服诺氟沙星胶囊、盐酸小檗碱片、复方黄连素片等来进行治疗,日常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例如,每天煮一锅小米粥,分多次少量食用,既可以补充营养,又不会给肠道增加负担。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可以饮用适量的淡盐水。

2.结肠炎

其可能与自身免疫、遗传、环境、感染等有关。感染等因素引发免疫反应致肠道黏膜慢性炎症,损伤黏膜后出现溃疡、渗出形成脓液而拉脓。若确诊为结肠炎可遵医嘱选择美沙拉嗪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奥沙拉秦钠胶囊等来进行治疗,药物建议用200毫升左右的温水来吞服。日常可以进行适度的休息和运动,避免过度劳累。例如,每天饭后休息半小时,然后进行20分钟左右的慢走,促进肠道蠕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3.直肠炎

多由细菌感染、局部损伤、免疫因素等引起。直肠黏膜受细菌侵袭引发炎症,黏膜受损渗出液增加且免疫细胞聚集,共同形成脓液排出。此类患者可以遵医嘱口服康复新液来通利血脉,养阴生肌,可有助于直肠炎创面修复。还有甲硝唑栓、复方角菜酸酯栓也有助于控制疾病发展,用药前后需用清水洗干净双手。日常建议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久坐,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并用柔软的纸巾轻轻擦干。

4.急性胃肠炎

饮食不洁使病原体进入胃肠道繁殖并释放毒素,刺激黏膜引起炎症,严重时黏膜溃疡坏死形成脓性渗出物致拉脓。如果是急性胃肠炎引起的拉脓,应首先禁食一段时间,让肠道得到休息。然后逐渐恢复饮食,从清淡的流食开始,如米汤、藕粉等。若禁食后症状还是加重,则需要遵医嘱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口服补液盐等来进行止泻和补液治疗,其中口服补液盐需要用温水冲服。

5.寄生虫病

寄生虫寄生肠道损伤黏膜,引起炎症反应,破坏肠道组织,溃疡处坏死组织和炎性渗出物含红细胞、白细胞等形成脓液,出现拉脓症状。针对寄生虫病,常用驱虫药物如阿苯达唑、甲苯咪唑、吡喹酮等进行治疗,以消除体内寄生虫,改善肠道环境。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温水送服药物。

如果持续出现拉脓的情况,应尽快到正规医院的消化内科就医,以便确定具体的病因并接受适当的治疗。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饭前便后洗手等,也是预防此类疾病的重要措施。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