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查溶血性指标

2023-07-14 20:22:35
郑永江

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血液内科

溶血性指标一般指溶血指数。溶血指数一般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红细胞自身抗体检查、血清游离血红蛋白检查、骨髓穿刺检查、血型检查等检查来判断。

1、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是指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从而判断血液状况及疾病的检查,在血常规检查中,红细胞、血红蛋白的计数是判断患者是否有溶血的重要指标。白细胞、血小板的计数也作为用来判断患者是否有血管内溶血的指标。

2、红细胞自身抗体检查

红细胞自身抗体检查主要是用于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一种检查方式,如果存在溶血性贫血,患者体内的红细胞可能会存在异常。因此,患者可以通过红细胞自身抗体检查的方式进行判断。

3、血清游离血红蛋白检查

溶血性贫血的患者在进行血清游离血红蛋白检查时,血清游离血红蛋白血管内溶血一般大于40mg/L,血清结合珠蛋白血管内溶血一般低于0.5g/L。因此,如果患者想要判断是否存在溶血性贫血,可以通过这一检查进行判断。

4、骨髓穿刺检查

骨髓穿刺检查主要是通过抽取患者的骨髓液,然后进行骨髓涂片检查,可以判断患者骨髓中是否存在造血功能异常的情况,有助于诊断是否存在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

5、血型检查

血型检查通常是指ABO血型检查,主要是通过抽取患者的血液,然后进行血型检查,可以判断患者体内是否存在A型血、B型血、AB型血等血型不合的情况,有助于诊断是否存在溶血性贫血。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饮食上注意保持营养均衡,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从而增强抵抗力,有助于缓解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