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栩文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妇产科
盆腔器官脱垂并不一定都要进行手术。一般来说,如果脱垂程度较轻,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小,可能不需要手术;而如果脱垂严重,对生活造成极大困扰且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则可能需要手术。
当盆腔器官脱垂处于轻度阶段,患者可能仅有轻微的坠胀感或者在长时间站立、劳累后才有脱出的症状,平时的日常生活并未受到明显影响。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非手术的治疗方法来缓解。比如进行盆底肌训练,通过反复的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从而改善脱垂状况。还可以使用子宫托,其可以支撑脱垂的器官,减轻器官脱垂的程度,缓解不适症状。同时,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避免长时间的站立、下蹲、屏气等增加腹压的动作,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因为便秘会使腹压增加而加重脱垂。
但当盆腔器官脱垂发展到重度,比如子宫或阴道前后壁完全脱出阴道口外,严重影响患者的行走、排尿、排便等日常生活,且经过一段时间的盆底肌训练、子宫托等非手术治疗后效果不明显时,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修复脱垂的器官,恢复其正常的解剖位置。手术方式有多种,例如阴道前后壁膨出修复术、盆底基底组织重建手术等。
对于盆腔器官脱垂的患者,日常建议要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过度肥胖,因为肥胖会增加腹压。同时,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脱垂程度的变化,以便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