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永楠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心血管内科
动脉粥样硬化的镜下特点是内膜面可见灰黄色斑块既向内膜表面隆起又向深部压迫中膜,还会有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血栓形成等。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胸痛、心悸、头晕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导致血管狭窄和阻塞,影响正常血液循环系统。
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区域呈现出黄色的斑块状外观,并且这些斑块通常是由于胆固醇沉积引起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斑块会逐渐增大并变得不稳定,容易破裂出血,导致血栓形成。
对于轻度的动脉粥样硬化,可以通过改善生活习惯来控制病情发展,如戒烟、限制饮酒、保持健康的饮食等。而对于重度的患者,则需要遵医嘱采取药物治疗或者手术干预的方式进行处理。常用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以及瑞舒伐他汀钙片、辛伐他汀片等降脂药物。如果情况严重,可能还需要考虑支架植入术等方法进行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的预后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早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减缓疾病进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建议有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