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慧 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 消化内科
消炎药一般是指抗生素。空腹吃抗生素胃疼,可能是药物刺激、饮食不当、胃炎、胃溃疡、胃穿孔等原因所引起的,患者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药物刺激
抗生素类药物对胃黏膜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如果患者空腹服用抗生素类药物,可能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引起胃疼、恶心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通过饭后服用抗生素类药物,避免空腹服用抗生素类药物。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活菌胶囊等益生菌制剂进行治疗。
2、饮食不当
如果在服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期间不注意调整饮食习惯,经常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可能会对胃黏膜造成刺激,加重胃疼的症状。建议患者适当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等。同时,患者也可以适量饮用温水,改善不适症状。
3、胃炎
胃炎主要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饮酒等因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由于胃黏膜存在一定的损伤情况,在空腹服用抗生素类药物后,会加重胃酸的刺激,从而引起上述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法莫替丁片等抑制胃酸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硫糖铝混悬凝胶、胶体果胶铋干混悬剂等保护胃黏膜。
4、胃溃疡
胃溃疡通常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因素引起的胃黏膜溃疡情况。由于胃黏膜受到溃疡面的刺激,患者可能会表现为胃痛的情况,在空腹服用抗生素类药物后,症状可能会有所加重。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泮托拉唑钠肠溶片、尼扎替丁分散片等抑制胃酸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硫糖铝口服混悬液、铝碳酸镁咀嚼片等保护胃黏膜。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则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5、胃穿孔
如果患者本身患有胃穿孔,空腹时服用抗生素类药物会加重胃肠蠕动减慢的情况,导致消化功能紊乱严重,出现上腹部疼痛的现象并伴有发热等症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通过部分切除胃体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还要调整饮食习惯,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如果患者的症状没有得到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