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为什么肠胃功能不好

2023-08-03 13:45:57

邓洪容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内分泌科

糖尿病人之所以肠胃功能不好,考虑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损伤胃肠道黏膜有关,但也不排除是合并胃肠道疾病、药物副作用、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原因所致。

1、长期血糖控制不佳

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若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导致机体出现渗透性利尿,使体内过多的糖分排出体外,进而引起多饮、多食、体重减轻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伴有胃肠道功能不好的现象。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可遵医嘱服用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等降糖药物治疗。

2、损伤胃肠道黏膜

糖尿病会导致患者出现胃肠道功能不好的情况,主要是因为糖尿病会导致胃肠道的血管出现病变,从而会引起胃肠道黏膜损伤,使患者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对于胃肠道黏膜损伤的患者,可在遵医嘱服用胃黏膜保护剂治疗,如硫糖铝、枸橼酸铋钾等。

3、合并胃肠道疾病

糖尿病人肠胃功能不好,也可能是因为糖尿病人群容易合并胃肠道疾病,如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胃炎、胃溃疡的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奥美拉唑、法莫替丁等抑酸药物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尼扎替丁、雷尼替丁等药物治疗。

4、药物副作用

若糖尿病人群在服用降糖药物时,未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可能会加重胃肠道负担,从而引起胃肠道功能不好的情况。患者应遵医嘱服用药物,不可私自减量或者停止服用。

5、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人由于血糖长期升高,会导致体内的自主神经受损,引起胃肠道功能不好的情况,患者会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功能不好的症状。糖尿病人可以遵医嘱服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建议糖尿病人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合理膳食,避免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如巧克力、糖果等,以免加重病情。

建议患者在饮食上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对胃肠道造成刺激,引起胃肠道不适症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定期监测血糖,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可以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以免导致血糖控制不佳,引起胃肠道不适症状。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