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喆斌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感染科
丙肝一般是指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如有不适,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血液传播:通过输入被丙型肝炎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如全血、血浆、红细胞、血小板等,可导致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此外,还可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如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头、牙科器械、内镜等医疗器械,或者进行文身、穿耳洞、共用剃须刀等行为,若皮肤或黏膜有破损,接触到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血液,则可能被感染。
2.母婴传播:孕妇若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在分娩过程中可能通过胎盘、血液或羊水将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在哺乳期间通过乳汁传播给婴儿。
3.性传播: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进行无保护的性行为,可能会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性伴侣越多、性行为越频繁,感染的风险就越高。
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可能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人共享剃须刀、毛巾等个人物品或进行高风险行为,以降低患丙型肝炎病毒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