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炳柱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感染病科
乙肝疫苗通常指乙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疫苗打了两针,第三针没打,可能有效果,但抗体滴度会有所下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一般需要接种三针,按照0、1、6个月的程序接种。
接种第一针乙型肝炎疫苗后,大部分人会产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但抗体滴度不高,随着时间延长,抗体滴度会逐渐增加,对机体的保护性也会增强。接种第二针后,大部分人会产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但抗体滴度不高,接种第三针后,抗体滴度会达到高峰,此时抗体对机体的保护性会更强。
所以,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两针后,没有接种第三针可能会影响乙型肝炎疫苗的效果,患者可以进行重新接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可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中,乙型肝炎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即作用,将其清除,阻止感染,并且不会伤害到肝脏,从而使人体具有预防乙型肝炎的免疫力,以达到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目的。
患者接种疫苗后要注意局部清洁卫生,避免沾水,同时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如果接种疫苗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